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FreeRange story - 中国刮起“消费券”之风


FreeRange user yuebai li wanted you to see this:

"中国刮起“消费券”之风"

����

���� 杭州一位老人收到政府送来的消费券。
����
����
����By SHARON LaFRANIERE
����Published: March 18, 2009
����Agnes/译
����
����
����
����这个月早些时候,寿学军还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作为杭州的财政官,他已经向20个老年市民发放了人均30美元的消费券。
����
����在社区中心,87岁的老人陈军很难相信自己会这么幸运,“这些消费券真的能买东西吗?”她问到,“政府对我们太好了,我会用它买些花和金鱼。”
����
����从一月开始,杭州地区超过100万的居民领导了相同的消费券,而成千上万的消费券将会陆续发放。杭州政府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刺激消费,并避免低迷时期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
����尽管寿学军监督发放了总额一亿的消费卷计划,但他承认消费卷并不能解决杭州甚至中国经济的下滑。明显的,中国经济更基于海外市场,而中国的消费者本身并不是消费主体。他们每个月把超过四分之一的收入存起来,尽量保证自己的医疗开支和养老保险,远远超过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对这方面的投入。
����
����寿学军说:“因为社会福利不健全,人们不敢更多的消费。这个问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
����要建立一个社会福利网络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它可以缓解中国人的经济压力,拉动内需,而服务本身也是一个更大的经济增长来源。面对经济危机,专家的建议显得有点晚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早就该实施的方法。
����
����虽然近来在教育领域的消费有所增长,政府却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去补助大量的制造业。这种经济模式已经在30年中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让成千上百的人拜托贫困。
����
����

����杭州的一个人才市场,失业者在排队找工作。
����
����中国消费者扮演了一个相对小的角色,他们的消费总额只是中国GDP的35%,而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总额却占了GDP的三分之二。
����
����中国人存钱有着充分的理由:据官方估计,中国至少四分之一的人没有健康保险。成千上百的人们为了治愈疾病疲于奔波,而中国刚刚起步的保险业务并不能给予他们帮助。
����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国人能享受养老金。据非赢利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估计,有13亿外地劳工没有失业保险。只有很少一部分合法工人能拿到补偿。
����
����温家宝总理这个月表示:拉动中国内需,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之举。但只有建立好社会福利系统才能让每一个中国人打开钱包,但这还需要很多年去完成。同时,海外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二月, 出口滑落了 25.7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出口业到明年之前都不会有所改善.
����
����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中国领导人投入5840亿资金刺激经济,用来增加基础设施方面的就业。外国经济学家希望资金能投入到学校建设或低成本的外来打工人员住房建设上,而不是有益于工业的公路和海港建设。
����
����政府还将投入更多资金,三年内先拨款1230亿让十分之九的中国人享受到健康人生保险。接下三年完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
����“这只是小小的一步,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中国研究公司龙洲经讯(Dragonomics)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说,“这是一个政治愿望,当问题变的棘手的时候,他们才会真的下劲。”
����
����但一月的经济会议上,经济学家们主张政府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经济。“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来保证各个计划更快的进行”,世界银行总裁David Dollar在报告中提出。
����
����“他们需要一个彻底的计划来建立社会保险。”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Fred Hu向政府这样建议,“这没有发生过,因为仍然只是一些零星的措施”。
����
����和中国其它城市相比,制造业对杭州的打击相对小些,但政府表示工业在去年就开始缩水了,外来打工人员接待中心到处是失业者。
����
����今年21岁的王鹏飞,是找工作队伍中的一员,去年12月前,他还是杭州东华公司的员工,这家拥有3000名员工公司的出口部主管说:“东华正常出口五分之四的产品,但订单已经少了百分之五六十,12月公司会解雇500名员工。”
����
����各大超市和商场都打出“欢迎使用消费券”的条幅。
����
����“我一定会用的,但要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62岁的退休职工张贝里说,她用了3张消费券去购买零食和饮料。
����
����尽管中国的一些城市开始尝试使用消费券,政府并没有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许多经济学家质疑是否可以刺激经济,另外,有许人或许会用消费券代替现金进行消费。
����
����台湾的经济更加依赖消费,马英九认为向台湾市民发放消费券取得了成功。在上一次的采访中,他说已经保住了五万个零售业的工作,所得的三分之二被纳入经济总量中。
����
����杭州是不是真的幸运还是未知之数。寿学军认为,至少这个城市在向市民发出“保持信息,大胆消费”的信息。
����
����原文链接:http://www.nytimes.com/2009/03/19/world/asia/19vouchers.html?_r=2
����
����

时代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Posted via email from liyuebai's posterou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