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4日星期一

FreeRange story - 腐败的代价


FreeRange user yuebai li wanted you to see this:

"腐败的代价"

译者:卡卡贝

就像热度、湿度、税收那样,腐败也属于和万事都息息相关的那种。我们恰巧住在波士顿。据称是史上第二大公共建筑工程的波士顿大隧道便坐落于此。开工于 1991 年的波士顿大隧道是为了掩蔽一些高速公路 , 建造大片公园绿地。大隧道据计划将于 2001 年竣工,造价 28 亿美元。而今 2010 年才有可能完工,最终耗资可高达 146 亿美元。当下,任何有过将厨房修葺一新经历的人都知道,翻新所花的钱总会比预算的要翻倍。可超过预算的 110 亿美元显然向世人昭示着,的确,美国存在腐败问题。

但相对来说,腐败在美国还是比较鲜见的。最近,我们刚从南美旅行归来,在巴西和阿根廷我们见着了很多生意人。他们所经历的无处不在的腐败事件大都是由政府操控的,这很令人心寒。逃税是普遍存在屡见不鲜的;可执法力量却参差不齐。在阿根廷,几个公司首席执行官告诉我们,有人若是想不在由层层政府官僚机构所强加的条条框框的潜规则中做生意,一队队的税务审计员就会登门,设法瘫痪他的公司,至少待到他的一两个公司职员进了监狱。


我们并无意抓南美这个典型。甚至在欧洲,即便是普通的生意也会牵扯到非法活动。诚然,过去的十年中这种情况有些好转。但是欧洲的一些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告诉我们行贿受贿行为一度无孔不入:在德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贿赂都是合法的。因此他们常常不知道该信任自己的哪个员工。如今,从印度到中国,从东欧到俄罗斯,腐败行为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尤为猖獗。腐败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在非洲植根的主要瓶颈。它使开创生意变得极其昂贵,甚或在很多情况下,连维持小买卖都很难 。

美国腐败现象相对较少与之形成了鲜明对照。除了这一点主要原因外,加之美国特有的企业文化和有大量可供使用的风险资金,美国引领了世界商业创新的潮流。事实上,如今在美国开公司和当公司股东的人全无隐瞒贿赂、分赃、以及回扣的金额之忧。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才能集思广益,招纳贤才,让公司运营顺畅。这些已经够难了!

当然,美国在公共工程的腐败事件中也难逃其咎。我们也的确经历过大量的公司丑闻。安然、世通、蒂科等公司所经历的只不过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而已。但这些主要是由个人诈骗和不法行为所致,而非体制性腐败。我们确实没有那样的情况。这也就是当人们将可持续良性发展且具有企业活力的美国经济和世界其他腐败国家的相比时,他们的疑问便道出了答案:腐败是竞争的劣势。

添加评论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Posted via email from liyuebai's posterou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