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Range user yuebai li wanted you to see this:
译者:管策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保卫国家,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使其国民拥有安全感。不过在现今的数字时代,政策的制订权正在转移到人民手中,而且我们也看到私人企业(不管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在互联网标准制订上影响日深。
一个业内专家组参加了本月早些时候在旧金山召开的Web 2.0博览会( Web 2.0 Expo ),并在读写网 Marshall Kirkpatrick 的主持下,围绕互联网标准制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在下文列出我们的观点,希望能引发一次对话:互联网标准的制订是该由私人机构,还是由身处白宫的领导人来管理?
标准以及政府干预
曾经有段时间,“回溯到以前那段糟糕的日子”,Kirkpatric起头道:“美国各个铁路系统轨宽都不一样,这就限制了铁路公司的发展,它们不能开着自己的火车到处跑。而就在火车轨宽标准化之后,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也就开始了。”
有趣的是,在内战时期补给运输上碰到诸多问题之后,正是国会最终进行干预,并裁定火车轨道的标准宽度就是4.85英尺。结果呢?一个标准化的铁路系统不仅使得全国运输成为了可能,还提供了更多丰富多样的商业机会。
很显然,要想促进经济增长和成功就必须认定并制订标准。
互联网标准以及互操作( Interoperability )的重要性
尽管许多大牛为了能给互联网带来统一(unity)而进行标准的制订,仍然有些大的障碍需要跨越;其中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按照专家组的说法——互操作性。
雅虎( Yahoo! )标准发展总监 Eran Hammer-Lahav 解释道,当人们访问一个站点时,他们都希望,无论是从哪里——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工作场所,不管是用手机还是通过网络访问,网站展现出的都是同一种风格。“如果我们想建设这种网络,我们就必须与其他公司进行互操作性的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将会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他解释道。
对于网络设计以及开发人员来说,跨浏览器兼容性已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了。每个浏览器都对JavaScript, HTML, CSS等进行了一些修改,这就会造成些许不同,从而导致用户遇到许多问题,从几不可察的视觉差异到页面因为浏览器不兼容而崩溃。
尽管万维网联盟( W3C )为不同的格式创建了标准,以希望能确保内容能够在所有浏览器上得到一致的展现。因为这些标准并不是强制要求遵守的,只是推荐遵守而已,结果现在许多站点仍旧不支持多浏览器。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此很关注,不过这在商业上却是必要的。
微软互操作性集团律师 David Rudin 指出,如果你想要向政府出售产品的话,就必须满足一些特定的互操作性要求,如果产品达不到要求,政府不会考虑你的公司。
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以及网络账号
在解释了Facebook已经多年在平台和大众分享(mindshare)上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六度网络( Six Apart )的 David Recordon 接着说道, Facebook Connect 这个能让你将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账号集合在一起的服务,可能就是互联网行业所需要的。
Facebook于2008年12月发布的这则消息可能受到了它的用户们的欢迎,不过其他人则视Facebook Connect的专有代码(proprietary code)为对 OpenID 的直接进攻,原因在于这两个系统并没有进行互通性的合作。尽管Facebook在今年二月通过加入董事会而正式宣告对OpenID基金的支持,也只有时间才会证明这是否会对整个互联网社区有益了。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掌握了市场,或者有人创造了市场,其他人就会跳入这个市场并寻找竞争的途径。”Hammer-Lahav补充道。
但是如果竞争能解决办法的话,这就会产生一个有趣的问题。账号系统不是新事物。微软在1999年就推出了账号系统 Passport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存在竞争十年了?试图建立一个标准的努力,仅仅是回到了微软10年前的起点?我们绕了个圈?
有趣的是,由于害怕微软可能掌握互联网的这一关键部位,互联网大众10年前对Passport就不是很热衷;现在,尽管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大众却在欢迎Facebook Connect。
“基本上Facebook正在试图将所有的登陆入口都换成它们的入口,并且运用它们的专有平台控制社交图景(social graph)的创造、发布以及应用”,可移植数据项目(Data Portability project)的发起者之一Chris Saad在他的博客中写道。
另外,Facebook Connect还引发了一些其他更大的潜在风险;细说的话,就是可信性。微软要对股东负责,而作为私人公司,Facebook则不需要承担这样的责任。
Saad写道,“最可怕的就是,当Facebook和大量的合作者悄悄地有预谋地在让这一景象成真时,标准制订的那些人还在忙于为开放方案的命名而大打嘴仗。这该叫可移植数据(Data Portability)?还是开放网络(Open Web)?或是联合身份(Federated Identity)?”
那么谁该主管制订标准?
互联网正处于一个如此重要的管理关口,我们必须对监管问题加以考虑。
除了在跨州铁路标准制订上的成功之外,在网络世界里,我们不需要有像《1984》中那样由老大哥监管我们行为的情节出现。我们也不希望另一种极端情形的出现:互联网上的完全无政府主义,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在网上任意做坏事而不用担心后果。
这样的话,是不是说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可以寻找一个替代品呢?如果可以的话,这个替代品是不是就该是那些主要按照日程行事的机构呢?
情况很复杂,我们很乐于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请去访问原文地址并在原文底下留言。
添加评论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