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Range user yuebai li wanted you to see this:
今年2 月 26 日,微软突然对准总部设在德国的车载 GPS 设备制造商 TomTom 发难,控告 TomTom 侵犯了微软的 8 项专利,其中 3 项专利涉及 FAT 文件分配表技术(与 Linux 系统有关)的实现技术。结果怎样呢?
一般说,这种专利侵权官司要打上一两年时间,既费时费力,又劳神伤财。实际上,跨国大公司都养着一批人,专门吃这碗饭。在这些跨国巨头之间,专利成为一种交易手段,你用我的(专利),我用你的,大家彼此彼此,和气生财,实现共赢。专利又是一种竞争武器,即可用于攻击,也可用于防守。小公司根本养不起专利(自己的专利库),只好听人摆布,在这方面,连 Linux 也跟着倒霉(受到连累)。一项“权利主张”是否真是一项技术创新,而称其为是“专利”,这要看相关国家专利部门(专利局)的工作“作风”了。美国国家专利被业界批评为“贪吃”,只要愿意拿钱就能买到专利,根本不听相关专家意见(认真审议)。比如, FAT 是否为“技术创新”而成为专利,在德国就被否定了,但是,在美国竟然成为一项“专利”,美国专利局根本不听专家意见(至少在这个方面)。客观地说,这场官司,微软原来很可能打不赢。
实际上,事情的发展很有戏剧性。大家知道, 3 月 20 日, TomTom 又反诉微软侵犯了它的 4 项技术专利,摆出一副想要真的打官司的样子,但是,过不了几天,这两个巨头却令人很感意外的取得“庭外和解”, TomTom 只需要花上“一点点儿”小钱给微软就算了事,而微软则无须给 TomTom 钱。这一下子可把 Linux 给害苦了,自己又背上了一口“黑锅”。由此可见,巨头打官司,就像玩游戏, Linux 夹在其中受气。
为什么 TomTom 后来改变了主意,愿意服软(与微软达成和解)了呢?在这官司背后, TomTom 要是不败诉,据国外专家( Bruce Perens) 估计,就得至少花上 1,000 万美元的“官司费”把相关专利否定掉(此时, Linux 就会从中脱身出来)。后来, TomTom 一经盘算,觉得不划算,不如和解了事,也根本顾不上 Linux 了。因此,我们说,微软抠动一下专利扳机, TomTom 就应声倒下,是一场滑稽剧。据微软自己说,这种闹剧已经是第 19 次了。微软的真正目的达到了,告诉全球有关厂商(尤其是移动及无线设备制造商),今后,你们都得听我的!微软有专利机关枪,一梭子打出去,能够撂倒一大片,好不厉害。
微软这种专利游戏,可能把一些厂家吓跑了,今后不敢再用开源技术了,里面有专利风险嘛!这就等于说, Linux 要倒霉了。微软口口声声“互操作”,可是连个 FAT 文件分配表也要收取专利费,太小气了,怪不得到处讨骂呢!虽然,我有时也替微软说句公道话,但是,微软要是做错了,就得批评(而且狠批),尤其是触动了 Linux 的名声。严格地讲, Linux 出身草根,不是富家子弟,申请不起,也养不起专利。申请专利,保有专利,都是要花费不少钱的。 Linux 内核,虽然拥有 1,000 多万行 C 语言的源代码,但是这些代码不能卖钱,哪能有积累(比如,买房子)?在许许多多年之后,人们也许会淡忘 Windows 的宏伟业绩,但是,不会不提 Linux 的历史功绩。
(说明一句:昨日扫墓,有此感想。在许许多多年之后, ...... )
袁萌的BLOG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