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Range user yuebai li wanted you to see this:
译者:eeweekly
二月份有两条看似矛盾的新闻,一条是IBM的一项名为“项目匹配”的计划,即鼓励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裁减的员工,去印度或者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工作,公司将在签证和行程方面提供一定的资助。另外一条来自华尔街日报,印度的外包企业正计划招聘更多的美国工程师。
实际上它们一点也不矛盾,共同预示着经济和劳力市场的全球化。在这种环境下,技术人员,包括电子工程师和经理们的职业生涯,可能需要重新定义。
一些高科技工作者觉得这项计划不可思议,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受雇于这些欠发达国家,意味着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改变,收入水平更是大大降低。IBM的这项计划并没有公开,也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但媒体和公司发言人证实,该项计划确实存在。
IBM员工联合会主席Tom Midgley说,这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离岸外包。招聘的职位包括:咨询顾问、IT架构、销售、技术支持和软件开发。大部分的岗位都在印度(1000个左右),也有岗位在中国、南非、巴西和一些东欧国家。“在那边过着体面的生活倒也不难,但是如果想再回来,你可能就负担不起这种体面了。”他说。
随着奥巴马的上任,关于离岸外包的话题也日渐升温。近期的经济复苏政策和预算之中,有一部分是意在抑制离岸的趋势。而美国员工受雇于印度公司,实际上算是应对这种反对情绪的一种对策。
罗切斯特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离岸工程反对者Ron Hira则认为此类报道不值一提。他说,印度公司过去不止一次宣称要加大美国雇员的数量,但都没有结果,顶多就是找几个销售,帮助他们在美国推销他们的服务。Ron Hira还是《外包美国:危机背后,我们如何要回我们的工作》一书的作者之一。
而密歇根商业学院教授、《服务转移:抓住外包的最后机会》一书作者Robert E Kennedy说,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受雇于Wipro、Infosys、Tata等印度公司,他认为,美国公司外包业务到海外,和外国公司雇佣美国雇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国公司是为了节省开支,而印度公司则是意识到,他们需要更接近美国的客户。“虽然IBM缄默期口,但这项计划不见得是个坏主意”,他说,“从经济角度而言,IBM认为某项工作不适合在美国做,在其他地方开展可能更好,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去,这远比直接把你扫地出门好得多。”
Stacie Nevadomski Berdan,职业顾问,也是《到海外去:事业成功的快速通道》一书的作者之一,她说:“事实证明,去海外工作,不管你是中级职业还是收入降低,对你的职业生涯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企业很需要拥有跨国经验的人才,而很多美国人没有这样的经验。”
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拥有国际化经验,已经成为许多公司招聘的要求之一。一项最近的对243个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三年来,国际化员工的数量翻了一番。不管怎么样,工作就是工作,在美国失业率节节攀升的背景下,哪里有工作,就应该去哪里,很简单。“IBM的项目匹配计划只是一个先兆和开始,我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Nevadomski Berdan说。
添加评论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