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Range user yuebai li wanted you to see this:
一个战争剧组的歌哭笑泪,绝望与坚持,死亡与幸存
砰砰——砰砰——,在与禅达相隔的怒江边上,龙文章拿枪顶住了迷龙拿命换来的渡索,连发20响弹匣,彻底打断的渡索落在江里,立刻冲了下去。
“……俺的亲妈耶……,”人高马大的迷龙望着渡索漂走,绝望地躺在地上大声号啕。
龙文章对着惊呆了的下属们,竖起了他意味轻蔑的小指:“我要带你们全过江,不过几个狗日的斥候(日军),干死他们,然后大家一起过江。”
视频里正播放着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简称《团长》)的片花。
这部华谊兄弟集团共投资4000万、由其旗下的天意影视有限公司拍摄制作近一年的43集电视连续剧,于3月初在北京、东方、江苏、云南四大卫视同步首播。
其演职人员基本延续了2007年收视火热的《士兵突击》的班底。
“拍完《士兵突击》后,大家总觉得心里的情结还没释放完。晓龙提出想做关于中国远征军的题材,我当即拍板同意。
“现在是和平时期,很多人都有‘军人情结’。因为战争离我们很远,人们喜欢看到一些不同于今天生活状态下的生存表现,这也是近几年军旅剧一枝独秀的背景。”
拍摄《团长》时,天意影视公司的总制片人吴毅谈过自家的打算。
“我想晓龙写这个剧本与他本身是个军事迷有关。他家收集的二战时期的资料,玩具刀枪、船只有很多。”与兰晓龙同职于战友文工团的马帅说。他曾在《士兵突击》中扮演士兵李梦,后是《团长》剧组的副导演。
2006年《士兵突击》制作结束后,编剧兰晓龙开始转战《团长》剧本创作。这个分集创作的剧本,直至2008年7月才最后完成。
在近两年时间里,兰晓龙一共咀嚼了两架子关于远征军的历史资料。他强调,这部戏虽然以战争为背景,但它不以战争场面为卖点,而是一部命运戏、情节戏、悬念戏、人物戏。“《团长》总的原则是要对得起那段历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43年,经过美军训练的美械装备的中国远征军行军队列,天空中有美国空军“飞虎”队提供空中支援
1944年12月,我军在缅北俘虏日军士兵
1945年6月,我军与美英联军共同作战击败日军后,进入缅甸首都仰光
段奕宏扮演的龙文章
康洪雷在说戏
他们战后为什么不回家?
导演康洪雷酒喝到痛快时,会光起膀子与演员们又唱又跳。谈起《团长》,他神情中难掩倔强:
——拍《团长》时,就有人问我,导啊,我们能不能拍点容易的东西啊?其实不是没人请我去拍酒店题材,可我想我们一帮男子汉出入总统套房,吃西餐牛排啊,喝红酒什么的,有个什么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啊?
——晓龙先说要做《隋唐演义》,其实我就不想做古装戏,不说人话,不办人事。我问他还有没有其他题材可作。他说拍拍远征军吧。我说好啊。我对军人题材有种本能的偏爱,我喜欢把男人放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来展示他们的各种能力。我喜欢在恶劣环境下去穿破,这其中的快感不是很多人能理解的。
前往滇西采风还是2007年4月的事。重返松山战场,了无人烟,他和兰晓龙倍感孤寂。
最终他俩一致将外景选在了腾冲,“那地方长年不通飞机不通火车,地貌原汁原味。”
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1944年的腾冲战役也是以巷战为主,其战况在远征军的会战概要中有记载:
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中国军人与日军是零距离的搏杀,这需要什么样的勇气?150米的射杀,几乎一米半一个亡灵,那是什么密度?”康洪雷开始高亢了。
他粗略地统计,腾冲目前还有30多名老兵。
“翻开他们当年的档案,你会发现他们中有福建人、湖南人、四川人。有的人学历或是西南联大,或是某某大学化学系毕业。当年的热血青年、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在今天再也找不着了,他们成了当地的农民,说着一口地道的当地话。”
在当地,很多老兵,过着一个月一两百块钱的生活。从来不与康洪雷提起当年如何,现在如何。
久待部队的兰晓龙表示理解,“军人就是这样。经历了生死,打完仗后,他们不会去炫耀,大多都保持沉默。”
在拍摄《团长》其间,兰晓龙发起了对清贫老兵的捐助。
而康红雷想得更多的是:战争胜利后,活下来的士兵们明明可以回家,为什么要留下来再也没回去?
剧情需要一位老兵。副导演马帅根据兰晓龙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抗战老兵联谊会。
“会长给我看了一张老兵们的合影,我们按演员所需要的形象,找到了一位在世的老兵,名叫杨再景。”
“老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当年在远征军中做后勤工作。拍片时一点不怯场。嘴上虽然没多说什么,但可以感受到,他心里是支持我们做这个事的。”马帅说。
杨再景扮演主角 “孟烦了”的老年时。镜头中,瘦削的老人独自走在腾冲城的大街小巷,背影悠悠。
“在拍片中途,他告诉我们,当年我把我们师长的女儿弄来谈恋爱了。哎哟,他说那个话时,脸上泛起了红晕,一个80多岁的老头就像一个少年。我就想年轻时,他该多么有魅力,作战多么骁勇,可是现在你在他的脸上找到的更多是谦卑与沉默。”
老人表面上不会激动恳切,心里却非常愿意把这段往事说出来。这点细微逃不过康红雷的眼睛。
“这其中的真空让我坐立不安。这里面有很多的人生历练和故事,才会导致了他们的举止。让你觉得特别需要用手法把他们表现出来,告慰活着或即将逝去的人。”
南方周末新闻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